地區(qū):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廣東|廣西|貴州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吉林|黑龍江
地區(qū):江蘇|江西|遼寧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西藏|新疆|云南|內蒙古
行業(yè):養(yǎng)豬|養(yǎng)牛|養(yǎng)羊|養(yǎng)兔|養(yǎng)魚|養(yǎng)雞|養(yǎng)蛇|養(yǎng)鵝|養(yǎng)鴨|養(yǎng)龜|養(yǎng)蝦|養(yǎng)蟹|養(yǎng)鹿|養(yǎng)蠶|黃粉蟲
行業(yè):水稻|玉米|花生|小麥|大豆|茶葉|棉花|油菜|鵪鶉|牛蛙|黃鱔|泥鰍|蚯蚓|養(yǎng)驢|養(yǎng)蠅蛆
84農業(yè)網 時間:2018-03-15 作者:佚名 來源:網絡整理
近幾年,保護地蔬菜發(fā)展迅速。利用大棚進行反季節(jié)栽培效益顯著。但是在濰坊地區(qū),進入5月底或6月初后,越冬茬蔬菜生產已全部結束,一直到10月上旬才能再進行越冬茬蔬菜栽培,有120―130天的閑置期,菜農大多用其種植低值蔬菜,這無疑是個很大的浪費。閑置期的菜棚具有遮擋風雨、調節(jié)溫、濕、氣、光等環(huán)境條件的優(yōu)點,正是栽培草菇的理想場所。我們連續(xù)三年在閑置期的菜棚內栽培草菇,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,現將具體做法簡介如下:
1大棚的處理棚內的土壤要播耕、暴曬至白色。在播種前15天左右對土壤進行消毒,噴灑5%甲醛及稀釋500倍的辛硫磷。然后整地做畦,畦寬0.8―1米,深約0.1米,走道寬0.4米。菇畦及走道處的土壤都要澆透,但澆灌走道處的土壤時需施加適量糞肥及石灰,提高該土壤的養(yǎng)分及pH值,以便播種后當覆土取用。水滲后,按100g/平方米石灰的用量撒于土壤表面。棚頂用草苫覆蓋,以降低棚內光線。
2培養(yǎng)料處理配方為麥草80%―90%,石灰5%,麩皮5%或腐熟糞10%。麥草需要浸泡軟化。在栽培棚附近挖一淺坑,坑內鋪襯漏水的薄膜,按照一層草撒一層石灰的方法將土坑填滿,料面壓幾根木棍后向土坑中灌水,直至淹沒料面。浸泡2天左右將草料撈出,瀝去明水,拌入麩皮或者糞肥,調整pH8―9,含水量為65%―70%。
3鋪料播種將配制好的培養(yǎng)料鋪于菇畦中,適當壓實后的料厚達到約20厘米,將料面整成中間高四邊低的龜背形。采用穴播法播種,適宜草菇品種為V35、V34、V23,播種量為8%―10%,應使用菌齡在20天左右的菌種。播種后隨即用走道中的土覆蓋,覆土厚約3厘米。
4發(fā)菌期及分化期管理調控溫度、濕度,適當通風是該期的主要管理工作。保持棚溫在32―35℃,料溫在33―38℃,空氣濕度在80%左右,一般不向料面噴水。播種2天后,可每天通風1―2次,每次約15分鐘,以后隨其生長再增加通風量。播種5―6天,菌絲就能長滿培養(yǎng)料,完成發(fā)菌。此時應噴灑約30℃1%石灰水,將光照提高至能看清報紙上的小字,以誘導原基形成。
5出菇期和間歇期管理播種7―10天,料面就出現白色米粒狀原基。此時應保持棚溫在30℃左右,空氣濕度為90%,菇蕾在鈕扣前不要噴水。為避免死菇,以后噴水時應噴30℃左右的水,通風要根據天氣情況,以不能引致棚溫的劇變?yōu)橐。待菇長至卵形期時及時采收。采完一潮菇后清凈畦面,噴灑pH8―9的麥麩水,以調整酸堿度及補充養(yǎng)分。麥麩水的制法是:將麥麩加入10倍的水中,煮沸約20分鐘,取其濾液,再將濾液按1:1的比例用水稀釋即成。一般8天左右可收第二潮菇,采完兩潮菇后應清料,整理場地,以備下茬的生產。
6應注意的問題(1)菌絲體生長階段:在溫度高、濕度大、通風不良條件下,菌絲易徒長,不向料內延伸。培養(yǎng)料的溫度、濕度太高,或者料壓的太結實,以及使用了老化菌種時,易導致菌絲萎縮。一旦出現異,F象,應查清原因,及時采取補救措施。(2)子實體生長階段:要防止出現畸形菇和死菇。在通風不良情況下,菇蕾頂部的包被易出現圓形缺口,成為臍狀菇。在溫度、濕度過高及通風不良時,子實體會因生長快而成為小、輕、肉薄、早開傘的劣質菇。高溫高濕通氣差、溫差太大、培養(yǎng)料太松散或偏酸、噴水的水溫低于20℃或高于40℃、通風時進入干熱風、使用了老化及菌齡長的菌種、產生嚴重病蟲害等原因都會導致死菇。
7栽培草菇成功的訣竅培養(yǎng)料中適當提高石灰及糞肥的用量;在分化期及采菇后要噴1%―2%的石灰水;出菇期要注意溫、濕、氣的協(xié)調,避免溫差的傷害。在閑置期的菜棚內,采用麥草加少量麩皮或糞肥的配方,直接生料栽培,并覆蓋用糞肥及石灰水澆透的土壤,可使麥草的轉化率達30%―40%。
實踐證明,在大棚內進行草菇與蔬菜輪作,不僅能顯著提高經濟效益,還充分利用了時間、空間、人力及物力資源,產菇后的廢料還能為下茬蔬菜提供肥料,確實是一舉多得的理想種植模式。
84農業(yè)網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犯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另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任何關系,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。84農業(yè)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,不以盈利為目的,84農業(yè)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,僅作為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