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區(qū):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廣東|廣西|貴州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吉林|黑龍江
地區(qū):江蘇|江西|遼寧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西藏|新疆|云南|內蒙古
行業(yè):養(yǎng)豬|養(yǎng)牛|養(yǎng)羊|養(yǎng)兔|養(yǎng)魚|養(yǎng)雞|養(yǎng)蛇|養(yǎng)鵝|養(yǎng)鴨|養(yǎng)龜|養(yǎng)蝦|養(yǎng)蟹|養(yǎng)鹿|養(yǎng)蠶|黃粉蟲
行業(yè):水稻|玉米|花生|小麥|大豆|茶葉|棉花|油菜|鵪鶉|牛蛙|黃鱔|泥鰍|蚯蚓|養(yǎng)驢|養(yǎng)蠅蛆
當前位置:首頁 > 技術中心 > 畜禽養(yǎng)殖 > 養(yǎng)鵝技術
84農業(yè)網 時間:2018-03-14 作者:佚名 來源:網絡整理
鵝掌柴,又名鴨腳木,為常綠小喬木或灌木。分枝多,枝條緊密,掌狀復葉,小葉5-8枚,葉片濃綠有光澤。株形豐滿優(yōu)美,適應能力強,是優(yōu)良的盆栽觀葉植物。適于布置辦公場所、會議室、客廳、光線不太強的陽臺等處,是理想的室內擺放植物�,F(xiàn)將其繁殖與生長季節(jié)管理技術介紹如下。播種繁殖。4月下旬-5月初,用腐殖土或沙土盆播。先將2份腐葉1份土混合好,裝盆2/3壓平。種子均勻地播到盆內,用細土覆蓋以不見種子為宜,然后將播種盆放到有水的容器中,讓水從盆底孔慢慢滲入盆中,至上面見土濕即可(水不可從盆口流入盆內),以后保持盆土濕潤。在20-25℃的條件下,15天后逐漸出苗。待苗高5-10厘米時移栽。
扦插繁殖。春季新梢生長前,剪取1年生枝條作插穗,穗長8-10厘米。去掉下部葉片,保留頂端1-2層葉,插穗下端剪成馬蹄形。用河沙或蛭石做成苗床,插穗插入2/3,搭拱棚高10-15厘米,用塑料薄膜覆蓋,保持充足水分,底溫25℃時,4-6周可生根上盆栽植。
全光霧插繁殖。利用植物生長季節(jié),人為造成一種高濕度的小環(huán)境,使植物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快速無性繁殖。首先將扦插池底用磚鋪一層,其上放已消毒的河沙30厘米厚。其次,插穗選當年生長的嫩枝長8厘米,去掉下端葉片,用ABT生根粉1000毫克/公斤,蘸根20分鐘,將此插穗插入池沙1/2。下午插最好,插后前兩周8-17時噴霧,時間間隔3分鐘,夜晚停噴;第三、四周間隔為7-8分鐘;第五周后間隔保持在10分鐘,此時已生根(如遇低溫或陰雨天氣少噴,生根時間可能相對要晚些)。待苗根長壯后即可分栽。
高枝壓條繁殖。4月下旬-6月中旬均可進行。選2年生枝條,先環(huán)狀剝皮,寬1-1.5厘米,深見綠色的形成層為宜,用潮濕的苔蘚或腐熟的牛糞與田園土(1∶1)或腐葉土等包在傷口周圍,最后用塑料膜包緊并扎好上下兩端。40天左右生根,此法費工費時,但根系好,成活率高,并對植株的整形修剪有幫助。
鵝掌柴喜半陰的環(huán)境,在明亮的棚室內有陽光的環(huán)境下3-4小時就能生長良好。也可直接放在戶外,用75%的遮陽網遮光,經常對葉灑水,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或農家肥,盆土保持不干。注意病蟲防治、整形修剪以及高干鵝掌柴的捆扎和拉枝。應特別注意,無性繁殖幼苗高溫季節(jié)移栽后7天內應全遮光;8-15天在晴天的9-14時半遮光,夜晚全露;16-20天內白天遮光20%,夜晚全露,此后進入正常管理階段。
84農業(yè)網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犯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另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任何關系,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。84農業(yè)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,不以盈利為目的,84農業(yè)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,僅作為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