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區(qū):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廣東|廣西|貴州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吉林|黑龍江
地區(qū):江蘇|江西|遼寧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西藏|新疆|云南|內蒙古
行業(yè):養(yǎng)豬|養(yǎng)牛|養(yǎng)羊|養(yǎng)兔|養(yǎng)魚|養(yǎng)雞|養(yǎng)蛇|養(yǎng)鵝|養(yǎng)鴨|養(yǎng)龜|養(yǎng)蝦|養(yǎng)蟹|養(yǎng)鹿|養(yǎng)蠶|黃粉蟲
行業(yè):水稻|玉米|花生|小麥|大豆|茶葉|棉花|油菜|鵪鶉|牛蛙|黃鱔|泥鰍|蚯蚓|養(yǎng)驢|養(yǎng)蠅蛆
84農業(yè)網 時間:2018-03-15 作者:佚名 來源:網絡整理
遷西縣是全國最大的板栗生產基地,所產板栗在國際、國內市場上享有盛譽。但由于受傳統(tǒng)栽培習慣的影響,板栗生產仍處在“薄地大片,廣種多收”的情況下,單位面積畝產量不足50公斤,質量也有下滑趨勢,而且存在比較明顯的“一大一小”或“一大兩小”(一個大年兩個小年)的大小年結果現象,使豐富的板栗資源優(yōu)勢沒能充分發(fā)揮出來。通過調查分析認為,造成板栗產量低而不穩(wěn)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要想徹底解決板栗產量和質量問題,關鍵在于改善樹體營養(yǎng)狀況,加強綜合管理,增強科技含量,具體應抓好以下技術措施的落實:
一、擴穴松土,改良土壤土壤管理是否到位,直接影響板栗根系的發(fā)育,進而影響地上部枝葉生長及開花結果。春、秋要進行樹下深翻松土,雨季進行中耕除草,保持樹下土松草凈。土層較薄、土質堅硬的栗園宜采用放炮擴穴的方法疏松土壤,有條件的亦可進行樹下覆草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狀。
二、科學施肥,增加營養(yǎng)一是要施用多元素復合肥料,并要配合硼、鋅、鈣等微量元素。優(yōu)質板栗專用肥是最理想的選擇。二是要掌握合理的施用量,結果栗園一般每畝施用50~75公斤,即1.5~2公斤栗果施用0.5公斤復合肥或板栗專用肥。三是要有一個正確的施肥方法,將肥料施在吸收根系集中分布區(qū),即樹冠邊緣與地面的垂直位置,并要盡量增加肥料與土壤的接觸面積,不可過于集中,以利根系的吸收,提高肥料的利用率�?刹捎谩碍h(huán)狀溝”或放射狀溝進行追肥,溝深30厘米左右,也可結合樹下耕翻進行全園施肥。四是要把握好施肥時期。目前,生產上大多每年追肥一次,有的在春季,有的在夏季,還有的在秋季,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,但應當指出的是,板栗生長中,后期施用單元素氮肥是不科學的,長期如此追肥將會加劇營養(yǎng)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,降低經濟系數。由于我縣春旱現象突出,無灌溉條件的栗園最好在雨季(6月下旬~7月上旬)或秋季(9月下旬~10月上旬)進行施肥。有機肥仍是提高板栗產量與質量必不可少的重要肥料。有肥源的應盡量增施一些農家肥,無肥源的要通過壓綠肥來解決山地栗園有機營養(yǎng)不足的問題。紫穗槐、荊條、雜草等都是比較好的綠肥。壓綠肥宜在夏、秋兩季進行,于樹冠外圍或定植穴外,按東西南北不同方位輪換開溝施肥,溝深60~80厘米、寬30~40厘米,將綠肥分層放入溝中,一層綠肥一層土,以促進綠肥腐爛,減少高溫傷根。另外,徹底改變板栗營養(yǎng)狀況,僅僅通過施肥增加養(yǎng)分是不夠的,還應輔之以節(jié)省營養(yǎng),集中營養(yǎng)的“疏花”措施,即是“開源節(jié)流”。其方法是于5月中旬前后,雄花序長8厘米左右、混合花序長1~2厘米時人工摘除雄花或化學疏雄,只保留10%~20%的雄花用于授粉�;瘜W疏雄即是用1300倍板栗疏雄醇樹上噴灑,噴后5天開始落雄,7天達到落雄高峰,一般可脫落70%~80%。
三、合理灌溉,催芽促長一是采取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,如中耕除草,雨后松土,全園深翻,樹下堆雪,樹盤覆蓋(覆草或地膜)等等。二是因地制宜的修建“水窖”,雨季存水,供干旱季節(jié)使用,以滿足板栗生長期對水分的需求。
四、利用優(yōu)種,提高質量要從根本上解決板栗低質、低產的問題,最關鍵的一環(huán)就是要廣泛推廣應用優(yōu)良品種,逐步實現優(yōu)種化。目前遷西縣推廣的有四個板栗良種燕山早豐,燕山魁栗、燕山短枝和大板紅,四個品種各有特點,各地應根據立地條件的不同選擇,嫁接時應著重把握好接穗質量、嫁接時期、嫁接方式、操作技術和接后管理五個環(huán)節(jié),方能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及保存率。
五、連年修剪,留枝適當隔年修剪的方法不可取,易人為的擴大了大小年幅度,降低了板栗質量。要實施連年實膛清碼修剪,合理留枝,初結果樹每平方米樹冠投影面積留枝6~8個,盛果期樹每平方米留枝10~12個。修剪時要疏縮結合,合理培育利用娃枝,及時回縮更新枝組,疏除密集交叉枝條。
六、除治病蟲燕山山區(qū)栽培的板栗屬抗病性能極強的品種群,有史以來從未發(fā)生過任何危險性病害。目前生產上發(fā)病較少的栗仁黑斑病、枝枯病尚無有效化學方法進行防治,但有一點可以肯定,栗仁黑斑病與品種本身抗性有關,通過利用優(yōu)良品種高接換頭可以根除此病。與病害比較,板栗蟲害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,近年來板栗紅蜘蛛病發(fā)生日趨嚴重,以木撩尺蠖為主的食葉害蟲發(fā)生面積不斷擴大,一旦發(fā)生為害,將直接影響板栗的產量及質量。因此,必須堅持“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針,控制各種病蟲害的為害。首先是通過加強綜合管理,增強樹勢,提高抗性。其次是搞好預測預報,掌握蟲情,適時進行化學防治。第三是巧開藥方,合理用藥。使用高效低毒農藥,并輪換用藥,混合用藥,嚴格掌握。徹底改變一些果農無選擇用藥,大劑量用藥,液體農藥“用蓋量”、粉劑農藥“大估摸”的不良現象,以避免害蟲發(fā)生抗藥性,減少果品和環(huán)境污染,提高板栗的內在質量。對于紅蜘蛛于5月中旬用栗蟲凈涂干1~2次以于預防,發(fā)生時用掃螨凈、蛾螨靈、尼索朗等葉面噴藥防治。對板栗成熟前發(fā)生的以木撩尺蠖為主的食葉害蟲用滅幼脲3號、殺鈴脲等殺蟲劑,于發(fā)生初期樹上噴藥防治.具有較好效果。
84農業(yè)網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犯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另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任何關系,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。84農業(yè)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,不以盈利為目的,84農業(yè)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,僅作為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