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4農業(yè)網

地區(qū):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廣東|廣西|貴州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吉林|黑龍江

地區(qū):江蘇|江西|遼寧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西藏|新疆|云南|內蒙古

行業(yè):養(yǎng)豬|養(yǎng)牛|養(yǎng)羊|養(yǎng)兔|養(yǎng)魚|養(yǎng)雞|養(yǎng)蛇|養(yǎng)鵝|養(yǎng)鴨|養(yǎng)龜|養(yǎng)蝦|養(yǎng)蟹|養(yǎng)鹿|養(yǎng)蠶|黃粉蟲

行業(yè):水稻|玉米|花生|小麥|大豆|茶葉|棉花|油菜|鵪鶉|牛蛙|黃鱔|泥鰍|蚯蚓|養(yǎng)驢|養(yǎng)蠅蛆
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技術中心 > 蔬菜種植 > 榨菜種植技術

榨菜簡易加工技術(上)

84農業(yè)網   時間:2018-03-14    作者:佚名    來源:網絡整理

榨菜收獲后如不能及時鮮銷,可進行腌制加工,以增加經濟效益。一般加工工藝流程為:搭架、原料選擇、剝皮穿串、晾架下架、腌制、修剪去筋和整形分級、淘洗、拌料裝壇、存放后熟及清口,具體分述如下:

一、搭架事先選擇風向、風力較好,地勢平坦之處,用竹木搭好晾曬架。

二、原料選擇宜選擇組織細嫩、緊密、皮薄、粗纖維少、突起物圓鈍、凹溝淺而小、呈圓球形或橢圓形、個頭不宜太大的菜頭。菜頭含水量宜低于93%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應在5%以上。

三、剝皮穿串選擇的菜頭先用菜刀把基部的粗皮老筋去掉,但不要傷及上部的青皮。菜頭重300~500克者擗成2塊,500克以上者擗成3塊,分別分成150~250克重的菜塊。分塊時要求分得大小比較均勻,每一菜塊要老嫩兼?zhèn)洌喟R全,呈圓形或橢圓形,這樣晾曬時才能保證干濕均勻,成品比較整齊美觀。然后用篾絲將分好的菜塊穿成一串串,搭于菜架上晾曬,每串可穿菜塊5公斤左右,每根篾絲長約2米。

四、下架晾曬菜塊時,若自然風力保持2~3級,7~8天可達適當?shù)拿撍潭,即可下架腌制,若天氣不好,則應適當延長。凡脫水合格的干菜塊,用手捏之,菜塊周身柔軟而無硬心,表面皺縮而不干枯。每加工50公斤成品榨菜,需食鹽8.25公斤,需頭期采收菜頭140公斤,中期采收菜頭160公斤,尾期采收菜頭175公斤以上。

五、分期腌制菜塊下架后應立即進行腌制。一般采用菜池腌制,池的大小規(guī)格各不相同。菜池挖在地面以下,系長寬深均為3.3米的正方形,也有長寬各為4米而深只有2.3米的正方形,池底及四壁用水泥涂抹表面。分3次加鹽腌制。

1.第1次腌制:先將干菜塊稱重入池,按每50公斤菜塊用鹽2.5公斤均勻撒在菜塊上。池底4~5層菜塊預留10%的食鹽作為蓋面鹽,池滿后加蓋面鹽,使菜塊間保持緊密。經過72小時后起池。起池時利用池內滲出的菜鹽水,邊淘洗邊起池上囤。池內剩余菜鹽水應立即轉入專用貯存池內,上囤時所流出來的菜鹽水也應利用溝渠使其流入上述專用池內貯存。囤高不宜超過1米,同時2~3人在囤上適當踩壓,以濾去菜塊上所附著的水分。經上囤24小時后即成半熟菜塊,叫第1次腌制。

2.第2次腌制:第1次腌制上囤完畢的菜塊再過秤入菜池進行第2次腌制,操作方法與第1次腌制相同。按每50公斤半熟菜塊加鹽2.5公斤(即5%)均勻撒播在菜塊上,再用力壓緊。池底4~5層仍須預留蓋面鹽10%,直至裝滿踩緊加蓋面鹽,早晚再壓緊1次,經過7晝夜,使食鹽能滲透到菜塊肉質的內部,進一步使菜塊中的水分析出。然后再按上述方法起池上囤,仍將菜塊壓緊,上囤24小時后即成為毛熟菜塊,應及時轉入修剪和整形分級工序。榨菜的第3次腌制是在壇內進行的,即第2次腌制后經過修剪和整形分級、淘洗等工序之后,再加配料充分拌和后裝入壇內進行后熟發(fā)酵,故稱第3次加鹽腌制。

84農業(yè)網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犯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另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任何關系,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。84農業(yè)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,不以盈利為目的,84農業(yè)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,僅作為參考。

精彩圖片

閱讀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