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4農業(yè)網

地區(qū):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廣東|廣西|貴州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吉林|黑龍江

地區(qū):江蘇|江西|遼寧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西藏|新疆|云南|內蒙古

行業(yè):養(yǎng)豬|養(yǎng)牛|養(yǎng)羊|養(yǎng)兔|養(yǎng)魚|養(yǎng)雞|養(yǎng)蛇|養(yǎng)鵝|養(yǎng)鴨|養(yǎng)龜|養(yǎng)蝦|養(yǎng)蟹|養(yǎng)鹿|養(yǎng)蠶|黃粉蟲

行業(yè):水稻|玉米|花生|小麥|大豆|茶葉|棉花|油菜|鵪鶉|牛蛙|黃鱔|泥鰍|蚯蚓|養(yǎng)驢|養(yǎng)蠅蛆
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技術中心 > 畜禽養(yǎng)殖 > 養(yǎng)鵝技術

春季做好鵝飼養(yǎng)和管理

84農業(yè)網   時間:2018-03-14    作者:佚名    來源:網絡整理

一、雛的選擇雛鵝應挑選自然出殼早,體寬,體大,腹部柔軟有彈性,臍部收縮良好干凈無血痕,毛色嫩綠而清潔有光澤,頸不屈縮,翅不下垂,眼亮有神,趾高粗壯,腿無損,能站立行走,反臥地上能翻身的鵝苗。輕如棉團,體小輕,大肚臍,眼無神,行動不穩(wěn),縮頸垂翅。肛門粘糞,腳露青筋的苗鵝較難養(yǎng),且生長慢,應剔除。

二、雛鵝的飼養(yǎng)剛出殼的小鵝,全身都是稀薄的絨毛,對外界溫度變化沒有調節(jié)能力,消化器官和消化機能也都不完善,所以體質較弱而嬌嫩,抵抗力差。但是,雛鵝的新陳代謝非常旺盛,生長速度很快,往往因飼養(yǎng)管理不當,使雛鵝變成僵鵝,甚至造成大批死亡。因此,飼養(yǎng)中應掌握以下幾點:

(一)溫度早春氣溫較寒冷,要采用給溫育雛,一般頭7天育雛器內溫度為30℃~32℃,以后每周下降2.5℃。雛鵝生長至6~8周齡時,由于羽毛已生長良好,可以在18℃或更低一些條件下生長,但也要防止天氣突變。掌握溫度的原則是:群小略高,群大略低;夜間略高,白天略低。

(二)開水初次飲水在開料之前進行,有的地方稱"潮口",是很重要的一關。雛鵝運到目的地,應予適當休息,在出殼后24小時左右,先給雛鵝飲水,后開食,這樣不僅刺激食欲,而且也滿足雛鵝對水的需要,有利于長膘。

(三)開料開料在飲水后進行,一般是出殼24~36小時,或出現小鵝有吸食行為時即可開料。雛鵝的飼料要營養(yǎng)豐富、品質優(yōu)良、質地柔軟、易消化,如玉米粉、碎米、小麥粉、細米粉等,青綠飼料如甘藍、萵苣葉、幼嫩黑麥草等。養(yǎng)鵝一般以米飯或碎米和青菜為主,隨日齡的增加而減少米飯,先以糠麩類、豆餅類喂食,然后由米飯改為"開口谷"(將谷煮至外殼裂開俗稱"開口谷"),或轉喂養(yǎng)濕谷逐步過渡到喂干谷。

(四)飼喂次數一般每天喂8~10次,以后逐漸減少至日喂3~4次。

三、肉用仔鵝的育肥

(一)育肥前的準備把鵝群分為強群、中強群和弱群。在飼養(yǎng)管理過程中,就可根據各群鵝的實際情況,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使群與群之間、個體與個體之間生長整齊,爭取做到一次性出欄。育肥前要驅除體內寄生蟲,能提高育肥效果,并對提高肉品質有較好的作用。驅蟲藥選擇廣譜、高效、低毒的抗蟲藥。

(二)育肥方法肉用仔鵝的放牧育肥,根據飼養(yǎng)季節(jié)的不同,有的依靠草籽育肥,有的放牧于收割后的麥茬地,利用殘留的麥粒育肥,也可放牧于收割后的稻田,使鵝吸食稻田殘落谷育肥。放牧育肥是廣大農村最廣泛使用的一種,也是最經濟的一種育肥方法,但無論是麥茬田還是稻田放牧一結束,就立即上市。

四、怎樣使母鵝多產蛋

(一)科學喂養(yǎng)母鵝產蛋期日糧不能時少時多,精、粗、青料要合理配搭,每只鵝日喂精料不少于160克,糠麩300克,鈣、磷等礦物質比例要適當。將精料和糠麩混成半干濕狀飼喂,日喂2~3次,夜間加喂1次,青料每天喂量不少于1.5~2公斤。

(二)公母合養(yǎng)母鵝產蛋期公母比例為1∶6~8。

(三)延長產蛋當母鵝產蛋到谷雨節(jié)令產蛋率下降到40%左右時,在日糧中增加蛋白質,不斷青料,控制母鵝體重,保持體質健壯,延長放牧時間。

84農業(yè)網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犯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另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任何關系,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。84農業(yè)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,不以盈利為目的,84農業(yè)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,僅作為參考。

精彩圖片

閱讀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