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區(qū):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廣東|廣西|貴州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吉林|黑龍江
地區(qū):江蘇|江西|遼寧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西藏|新疆|云南|內蒙古
行業(yè):養(yǎng)豬|養(yǎng)牛|養(yǎng)羊|養(yǎng)兔|養(yǎng)魚|養(yǎng)雞|養(yǎng)蛇|養(yǎng)鵝|養(yǎng)鴨|養(yǎng)龜|養(yǎng)蝦|養(yǎng)蟹|養(yǎng)鹿|養(yǎng)蠶|黃粉蟲
行業(yè):水稻|玉米|花生|小麥|大豆|茶葉|棉花|油菜|鵪鶉|牛蛙|黃鱔|泥鰍|蚯蚓|養(yǎng)驢|養(yǎng)蠅蛆
84農業(yè)網 時間:2018-03-14 作者:佚名 來源:網絡整理
筆者利用農家品種群體內的自然變異,育成了紫皮洋蔥新品種紫球。1990年搜集省內外農家品種紫皮洋蔥種質材料9份。1991年從紫引90-6材料中發(fā)現(xiàn)少量具有主要育種目標性狀的變異株,表現(xiàn)為鱗莖高樁圓球形,外表皮深紫紅色,有鮮亮光澤,單球質量較大,與其他材料相比,性狀差別極為顯著。1995―1996年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和多點生產示范,1997年參加山西省區(qū)域試驗�,F(xiàn)在省內外推廣累計面積達到400hm2。
品種特性植株長勢強壯,長日照品種,成株葉叢高65―75cm,葉綠色,有管狀功能葉9―11片,鱗莖高樁圓球形,縱徑7―8cm,橫徑8―9cm,平均單球重約250g,最大單球質量達442g,外表皮深紫紅色,有鮮亮光澤,內部肉質白色,脆嫩,有甜味,辣味較濃。種子黑色,粒大,千粒重4.1g。
從定植到收獲100―120天,屬中熟品種。1995―1996年,在應縣試驗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,每667m2平均產量達5080kg,比對照品種大同紫皮平均增產32.3%。且商品性好。1997年又與山東泰安、甘肅酒泉的兩個紅皮洋蔥進行品種比較試驗。每667m2紫球產量5806kg,泰安紅皮產量2804kg,酒泉紅皮產量3240kg,紫球比這兩個品種分別增產107%和79.1%。1998年又與河北、河南、陜西、山東等黃河中下游流域內的10個紫皮農家品種進行品種比較試驗。紫球每667m2產量為6223kg,居第1位。1997年參加山西省洋蔥新品種區(qū)域試驗,在大同、朔州、懷仁分設3個試點,紫球在各試點均居第1位,平均每667m2產量為6221kg,對照品種為4680kg,比對照增產32.9%。差異達極顯著水平。
植株葉色灰綠,葉面密被蠟粉,對蔥類霜霉病和紫斑病有較強的抗性,適于各種類型土壤種植,有很強的適應性,十分耐貯存。目前,已引種紫球的省、市(區(qū))有河南、河北、山東、北京、內蒙、甘肅、新疆等。
栽培要點育苗苗床選擇疏松肥沃、保水性強的土壤,播前施足基肥,定植深度約1cm,行距17cm,株距13cm;每667m2種植26000―30000株,基肥施有機肥4000―5000kg,過磷酸鈣50kg,硫酸鉀30kg,及時澆水,中耕松土,促根系發(fā)育。一般澆水間隔20天左右,葉片進入旺盛生長后期,按667m2每次追施硫酸鉀5kg,尿素10kg,重點追肥2次,以促進鱗莖肥大。鱗莖進入膨大期后保持畦面濕潤,并及時防治蔥薊馬為害。收獲前7天停止?jié)菜�,當地上部植株自然倒伏或枯黃后即可收刨。
84農業(yè)網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犯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另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任何關系,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。84農業(yè)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,不以盈利為目的,84農業(yè)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,僅作為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