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4農業(yè)網

地區(qū):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廣東|廣西|貴州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吉林|黑龍江

地區(qū):江蘇|江西|遼寧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西藏|新疆|云南|內蒙古

行業(yè):養(yǎng)豬|養(yǎng)牛|養(yǎng)羊|養(yǎng)兔|養(yǎng)魚|養(yǎng)雞|養(yǎng)蛇|養(yǎng)鵝|養(yǎng)鴨|養(yǎng)龜|養(yǎng)蝦|養(yǎng)蟹|養(yǎng)鹿|養(yǎng)蠶|黃粉蟲

行業(yè):水稻|玉米|花生|小麥|大豆|茶葉|棉花|油菜|鵪鶉|牛蛙|黃鱔|泥鰍|蚯蚓|養(yǎng)驢|養(yǎng)蠅蛆
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技術中心 > 蔬菜種植 > 萵筍種植技術

萵筍抽薹怎樣防

84農業(yè)網   時間:2018-03-14    作者:佚名    來源:網絡整理

萵筍在不少地方已實現(xiàn)周年栽培四季供應。但栽培中植株往往易出現(xiàn)葉小數(shù)少、莖細節(jié)稀、嫩莖徒長竄高呈棍棒的先期抽薹現(xiàn)象,影響產量、降低品質。經總結近年來的生產經驗,萵筍嫩莖抽薹竄高的原因及其有效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10個方面。

1、品種選擇不當萵筍品種較多,其適應性及對日照、溫度的感應程度也不盡相同,往往早熟品種較中、晚熟品種耐低溫性強而耐高溫性弱,但對高溫、長日照較為敏感。因此應根據栽培季節(jié)選用適宜品種。如春種夏收、夏種秋收的萵筍因生長在高溫、長日照下,故應選耐高溫、對長日照反應遲鈍的中、晚熟品種;若用早熟品種就易竄高抽薹。早熟品種早春栽,則上市早、產量高、效益好,若遲栽,則因生長后期溫度升高、日照長就易竄高且產量低、效益差。

2、播期不適春萵筍栽培,若秋播育苗早了,冬前生長期長、苗過大、花芽分化早,越冬就易遭受凍害且翌年也易早竄薹;若播種晚了,冬前生長期短,則苗小,養(yǎng)分積累少,越冬也易受凍害且來年上市遲。夏萵筍播種過遲或秋萵筍播種過早,生育期氣溫高、日照長,易發(fā)生竄苗徒長。因此萵筍栽培應注意掌握播種時期,一般春萵筍播種露地育苗于10月上旬,保護地育苗于1月下旬前后,夏萵筍4月上旬播種,秋萵筍8月上旬播種,冬萵筍8月下旬播種為宜。

3、苗期管理不善播種量偏大、出苗過密、間苗不及時而出現(xiàn)擠苗;苗床偏施氮肥,澆水過多及遮陰育苗時遮光過重、撤除不及時等,均可引起竄苗徒長。所以苗期管理應以控制徒長、培育矮壯苗為目的。具體措施有:苗床底肥以有機肥為主,可配施適量復合肥;適量稀播,及時間苗,控制澆水,以床土見干見濕為宜,遮光育苗要在全苗后逐漸晚蓋早揭,至3葉后不再遮陰;夏、秋萵筍苗期噴1~2次濃度為500毫克/千克的矮壯素溶液,能有效防止徒長。

4、定植不及時定植不及時,幼苗往往生長過快、胚軸伸長呈徒長狀態(tài),栽后也就難以獲得肥大的嫩莖。一般要求具5~6片葉的適齡幼苗及時定植,秋播春收的苗齡約40天、春播夏收或夏播秋收的苗齡約25天。

5、栽培過密定植密度過大,蓮座葉形成前即已封壟,造成植株擁擠,光照不足,而紛紛拔高爭光竄長。正常情況下,春收萵筍為獲早期效益可適度密植,667平方米定植8000株;夏收萵筍因高溫、長日照易徒長,宜稀植,667平方米栽植5000株為好;秋收萵筍后期氣候適宜,以667平方米定植7000株商品性好、產量高。

84農業(yè)網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犯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另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任何關系,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。84農業(yè)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,不以盈利為目的,84農業(yè)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,僅作為參考。

精彩圖片

閱讀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