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4農業(yè)網

地區(qū):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廣東|廣西|貴州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吉林|黑龍江

地區(qū):江蘇|江西|遼寧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西藏|新疆|云南|內蒙古

行業(yè):養(yǎng)豬|養(yǎng)牛|養(yǎng)羊|養(yǎng)兔|養(yǎng)魚|養(yǎng)雞|養(yǎng)蛇|養(yǎng)鵝|養(yǎng)鴨|養(yǎng)龜|養(yǎng)蝦|養(yǎng)蟹|養(yǎng)鹿|養(yǎng)蠶|黃粉蟲

行業(yè):水稻|玉米|花生|小麥|大豆|茶葉|棉花|油菜|鵪鶉|牛蛙|黃鱔|泥鰍|蚯蚓|養(yǎng)驢|養(yǎng)蠅蛆
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技術中心 > 蔬菜種植 > 生姜種植技術

生姜病蟲害的綜合防治

84農業(yè)網   時間:2018-03-14    作者:佚名    來源:網絡整理

無公害生姜種植過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規(guī)程進行,產品要達到一定的質量標準。萊州市現有生姜種植面積2000hm2,已被確定為省級無公害生姜生產基地。幾年來,為適應國內外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,減少生產過程中農藥的使用量。降低產品的農藥殘留量,我們總結歸納出生姜從選地到收獲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,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。

一、地塊選擇。選擇土層深厚、土質肥沃、有機質豐富、pH值6-7的微酸性地塊,地勢高燥、排灌方便,前茬地為糧田或大蒜田。要求地塊周圍3公里以內無“三廢”污染源存在。姜田大氣環(huán)境質量、灌溉水質、土壤均應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質量標準。

二、品種選擇。依據當地種植習慣,選用高產、優(yōu)質、抗病蟲、抗逆性強、商品性好的品種,萊州本地選用“萊由”牌生姜。

三、選種。選用上年無病地的姜作姜種。用井水沖去泥沙,選取姜塊肥大、豐滿、皮色有光澤、肉色鮮黃不干縮、質地硬、未受凍、不腐爛、芽頭肥圓、無病蟲害的姜作種。嚴禁從病姜區(qū)調種。嚴格剔除皮色發(fā)黑(已受澇)、受凍、腐爛、姜肉松軟或有其他病蟲害的姜塊。

選好種后,用0.5%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鐘,催芽。

四、整地施肥。在生姜種植10-15天后,結合深翻地,畝施中國綠色食品發(fā)展中心認定的“大寶綠”雙綠綠色肥料50公斤、充分腐熟廄肥5000公斤,整平耙細,播種時,起壟施種肥,一般畝施餅肥(花生餅或豆餅)100公斤,省認定的無公害“萊州”牌硫酸鉀復合肥15公斤、鋅肥3公斤、硼砂2公斤。

五、合理定植。播種前把催好芽的大姜塊掰成70-80克的小種塊,每個種塊上一般只留一個壯芽,傷口處蘸草木灰后下種(壯芽標準:芽長0.5-1.5厘米,粗0.8-1厘米,幼芽潔白鮮亮,芽身肥壯,頂部鈍圓,芽基部未發(fā)出新根)。下種時將姜芽與行向垂直,平放于播種溝內,姜芽上齊下不齊且在一條直線上,然后覆土4厘米左右,以保證苗齊苗壯。

幼苗前期,以澆小水為主,保持地面濕潤。幼苗后期根據天氣情況適當澆水,保持地面見干見濕,夏季澆水,以早晚為宜,暴雨之后,及時排除地內積水,然后補澆一次井水。整個生姜生長期,禁止大水漫灌。

六、科學防治。根據當地植保部門病蟲害的測報信息,本著治準、治早、治小的目的,發(fā)現病株,實行挑治,早期用藥,一藥多治,減少農藥的使用量。

莖部病害(姜瘟病、姜腐爛病等);田間發(fā)現病株時,及時挖除病株及病株周圍土壤,帶出大田深埋,在穴內施漂白粉125克或澆1%的漂白粉液,然后用無菌土封堆,防治效果良好。

葉部病害(姜炭疽病、葉枯病等):田間發(fā)現病葉時,及時摘除放于塑料袋內,帶出大田燒毀或深埋。同時及早采用70%的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75%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-7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防治,7-10天1次,連噴2次。注意噴勻噴細。采收前20天停止用藥。

姜螟及蚜蟲:田間發(fā)現姜螟、蚜蟲時,及時噴灑楊康3號懸浮劑(A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)750倍液或用阿維菌素制劑(1.8%滅蟲靈)6000倍液防治,根據姜生長大小和蟲害情況適當改變用量。同時,晚上開啟高壓汞燈,誘殺成蟲。

84農業(yè)網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犯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另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任何關系,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。84農業(yè)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,不以盈利為目的,84農業(yè)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,僅作為參考。

精彩圖片

閱讀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