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區(qū):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廣東|廣西|貴州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吉林|黑龍江
地區(qū):江蘇|江西|遼寧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西藏|新疆|云南|內蒙古
行業(yè):養(yǎng)豬|養(yǎng)牛|養(yǎng)羊|養(yǎng)兔|養(yǎng)魚|養(yǎng)雞|養(yǎng)蛇|養(yǎng)鵝|養(yǎng)鴨|養(yǎng)龜|養(yǎng)蝦|養(yǎng)蟹|養(yǎng)鹿|養(yǎng)蠶|黃粉蟲
行業(yè):水稻|玉米|花生|小麥|大豆|茶葉|棉花|油菜|鵪鶉|牛蛙|黃鱔|泥鰍|蚯蚓|養(yǎng)驢|養(yǎng)蠅蛆
84農業(yè)網(wǎng) 時間:2018-03-14 作者:佚名 來源:網(wǎng)絡整理
苦瓜屬葫蘆科苦瓜屬1年生攀緣性草本植物,別名涼瓜、癩瓜。它以嫩果供菜用,可炒,干煸、醬爆、煮食,涼拌,腌漬、制干等�?喙显a于東印度熱帶地區(qū),我國廣東,廣西。福建,臺灣,湖南、四川等省區(qū)栽培較早,近年來北方地區(qū)已試栽成功并推廣,多作為夏秋淡季蔬菜花色品種,頗受消費者歡迎。
一、特征特性
苦瓜根系發(fā)達,莖蔓生,分枝能力極強。葉面光滑,葉脈明顯�;ü邗r黃色,先開雄花,后開雌花。果實為漿果,表面有不規(guī)則的瘤狀突起。種子扁平,有花紋,千粒重150~180克�?喙舷矞兀蜔�,不耐寒。種子發(fā)芽適溫30~35℃,幼苗生長適溫20~25℃,開花結果期適宜溫度25~30℃。對光照長短要求不嚴格,開花結果期要求較強的光照;喜濕潤,但不耐澇;對土壤肥力要求較高。
二、栽培品種
1.長身苦瓜廣東農家品種,葉薄黃綠色,第16~22節(jié)著生第1個雌花。果實長條形,端尖,長30厘米,肩寬5厘米,有條狀和瘤狀突起,綠色,味甘苦,品質好。耐貯運,單果重250~600克,抗性強。
2.白苦瓜果長紡錘形,長20~35厘米,肩寬5厘米,皮白綠色,有光澤。苦味中等,品質好,果重150~250克。
3.青皮苦瓜早熟,生長強壯快速,抗熱耐濕耐寒,分枝力強,掛果多而且果形長大,產量高,肉厚,紋條粗,果色油綠光滑,長30~40厘米,品質佳。另外,還有英引苦瓜、檳城苦瓜、青豐苦瓜等品種。
三、栽培技術
1.培育壯苗遼寧地區(qū)以早春溫室或大棚套種為主要栽培方式。2月中旬至3月初在溫室內采取電熱溫床育苗。育苗移栽比直播提早7~10天上市,而且產量高。播前用55~60℃溫湯浸種15分鐘,浸種時不斷攪拌,水溫下降后常溫浸種12~24d,時。撈出捏破種嘴,也可不動種子尖端但出芽慢。然后放在30~35℃條件下催芽,發(fā)芽后播種,也可以直接播在直徑8~10厘米的塑料營養(yǎng)缽中。苗期控制地溫25℃,出苗后降低溫度。整個苗期控制8小時左右日照,白天溫度控制在15~25℃,夜間10~15℃。苗齡34~45天,有5~6片真葉時可定植,定植前10天開始煉苗,前5天保持15~25℃,夜間10~15℃,后5天溫度降到10~12℃。
2.適時定植在溫室或大棚內土壤溫度穩(wěn)定在10℃以上,棚內氣溫不低于0℃時,即可定植。整地時每平方米施腐熟農刻96~8公斤,過磷酸鈣100克,硫酸鉀30克,然后耕翻土壤,做成高畦,畦上覆地膜,膜下可以鋪設滴灌管帶,既滿足植株對水的需求,又可減少棚內空氣濕度。畦上栽雙行,行距60~130厘米,株距45~65厘米,畝定植1000~1500株。實踐表明,苦瓜與結球生菜(或其他葉菜)套種效果很好,行距60厘米,苦瓜株距50厘米,結球生菜株距25厘米左右,前期搶收1茬葉菜增加收入。
3.田間管理定植后沒覆膜的應及時中耕除草,植株進入旺盛生長期應經常澆水,保持土壤濕潤。抽蔓后及時支人字形瓜架,距地面50厘米以下的側芽和側枝及時摘除,充分發(fā)揮主蔓的結果優(yōu)勢。也可結第1個瓜后,將基部側枝一律去掉,及時疏掉多余雌瓜和雌花,在瓜與瓜之間有2~3個空節(jié)。5節(jié)左右綁1次。采收兩個果實后,看側枝1~3節(jié)有無雌花,有則保留,沒有剪去。到盛果期還要進行2次整枝。
4.合理追肥苦瓜生長期長,結果多,對肥水的需求高。定植后結合灌水,每隔15~20天追1次復合肥,每畝10公斤。開花結果期隔7~10天噴施1次0.2%尿素和0.3%磷酸二氫鉀混合液。盛果期后增施過磷酸鈣2次,以延長采收時間。
5.及時采收一般開花后12~15天采收,采收時間以早晨為好,一般畝產1000~3000公斤。有條件者可在坐瓜后套袋。套袋后瓜表面可變?yōu)榧儼咨け∪饽�。采收標準為:果實充分膨大,果皮有光澤,瘤狀突起變粗,縱溝變淺并有光澤,尖端變平滑。
84農業(yè)網(wǎng)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(wǎng)絡,如有侵犯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另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任何關系,請網(wǎng)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。84農業(yè)網(wǎng)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,不以盈利為目的,84農業(yè)網(wǎng)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,僅作為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