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區(qū):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廣東|廣西|貴州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吉林|黑龍江
地區(qū):江蘇|江西|遼寧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西藏|新疆|云南|內蒙古
行業(yè):養(yǎng)豬|養(yǎng)牛|養(yǎng)羊|養(yǎng)兔|養(yǎng)魚|養(yǎng)雞|養(yǎng)蛇|養(yǎng)鵝|養(yǎng)鴨|養(yǎng)龜|養(yǎng)蝦|養(yǎng)蟹|養(yǎng)鹿|養(yǎng)蠶|黃粉蟲
行業(yè):水稻|玉米|花生|小麥|大豆|茶葉|棉花|油菜|鵪鶉|牛蛙|黃鱔|泥鰍|蚯蚓|養(yǎng)驢|養(yǎng)蠅蛆
84農業(yè)網 時間:2018-03-14 作者:佚名 來源:網絡整理
1、黃瓜栽培技術
1.1播期及品種:黃瓜栽培采用嫁接的方法,一般在10月上旬播種,品種選擇津優(yōu)35、津優(yōu)36、津冬1號,嫁接砧木使用白籽南瓜,砧木播種在黃瓜播后的3-5d進行。
1.2嫁接育苗:當南瓜子葉展平,到第一片真葉半展開,黃瓜第一片真葉長到有2分硬幣大小時開始嫁接,此時正是南瓜苗生理指標最好的時期,如果苗子太大,莖容易發(fā)生空心現(xiàn)象而影響嫁接的成活率。
嫁接時,先取一部分南瓜苗和黃瓜苗放在事先搭好的工作臺上,然后將南瓜苗生長點切掉,用刀片于生長點下 1cm 處向下45度角斜切0.8 -1cm 深的切口,黃瓜生長點下1.5 -2cm 處向上45度角斜切0.8-1cm深的切口,最后將黃瓜苗插入南瓜苗的切口處,用嫁接夾固定好,栽入營養(yǎng)缽內,擺入事先做好的畦內,畦上支一個小拱棚,邊擺碗邊扣膜,然后給營養(yǎng)缽內澆透水,注意不要澆到傷口處,蓋好棚膜,使前3d的濕度達到飽和,如果陽光太足,可在棚膜上覆蓋一層遮陽網,前三天白天溫度盡量使其達到25 -30℃ ,夜間15 -20℃ ,嫁接第4d以后可逐漸放風,并隨時將南瓜苗上未去干凈的側芽去掉。一般15d以后可用刀片將黃瓜根斷掉。
1.3整地施肥
越冬茬黃瓜一般生長期較長,因此施足基肥非常重要。一般畝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4000kg-5000kg,過磷酸鈣 50kg ,并深翻土壤,使20 -30cm 的表土成為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,以保證黃瓜生長有足夠的養(yǎng)分供應。
1.4定植
定植宜選擇晴天進行,并應將大苗放在溫室兩端和溫室前部,小苗放在中間,利于以后生長一致。采用大小壟高畦栽培,大行距 80cm ,小行距 50cm ,將小行距的土起出培在大行上,做成壟高10-15cm的高畦。按株距25 -30cm 開好溝,將苗坨栽入溝內,畝栽苗3500-4000株,不宜栽得過深,栽好后上水,栽后15d左右開始覆蓋地膜。
1.5定植后的管理
1.5.1 、溫度管理
定植到根瓜膨大期,一般白天保持25~ 32℃ ,夜間16 -18℃ ,開始結瓜后,一般進入冬季,白天保持23 -26℃ ,夜間保持10 -12℃ ,進入結瓜盛期,白天保持25 -28℃ ,夜間保持14 -18℃ 。
1.5.2 、肥水管理
在澆好定植緩苗水的基礎上,當植株長有4片真葉,根系將要迅速伸展時,順溝澆一大水,以引導根系繼續(xù)擴展,隨后轉入適當控水階段,直到根系膨大,一般不澆水,主要是加強保墑、提高地溫、促進根系向深入擴展。開花后到采瓜前這期間以澆水控溫為主,當瓜長8-10cm時澆一次足水,因為這遍水是前期產量的關鍵,5-7d后再澆一次水促進中位瓜的生長及分化,根瓜采收前澆1小水,盛瓜期7-10d澆1水,結合澆水畝施尿素20kg,還可用0.2%磷酸二氫鉀葉面追肥。結瓜高峰期過后,植株開始衰老,追肥和澆水也要隨之減少,以促使莖葉養(yǎng)分向根部回流,使根系得到一定恢復,以延長結瓜期。
1.6病蟲害防治
1.6.1 、霜霉。嚎捎45%百菌清煙劑 250g。667m2 熏蒸;72.2%普力克800倍液、72%克露800倍液噴霧防治。
1.6.2 、細菌性角斑。嚎捎77%可殺得500倍液噴霧防治。
1.6.3 、灰霉。嚎捎40%嘧霉胺800倍液、50%撲海因1000倍液噴霧防治。
1.6.4 、蚜蟲:可用2.5%功夫4000倍液、10%吡蟲啉1500倍液防治
1.6.5 、白粉虱:可用10%撲虱靈1000倍液、10%吡蟲啉1500倍液防治。
2、雞腿菇的栽培管理
雞腿菇一般在黃瓜爬滿架后開始套種,這時茂密的黃瓜葉子可以起到遮陰的作用。
2.1開溝
在黃瓜壟間開溝,溝深以菌棒寬度為準,一般溝深 20cm 。
2.2脫袋覆土
用刀片將菌袋劃破,脫去塑料袋,將發(fā)滿菌絲的菌棒順壟溝間隔1 -2cm 碼放好,然后覆3 -4cm 的細土。[pagebreak]
2.3整地澆水
覆土后,將壟面、地面整理好,向壟溝內灌一次水,水滲透后,再將床面縫隙或露菌棒的地方用土蓋好。
2.4二次覆土
一般10-15d后,菌絲可長至土層表面,露出白色絨毛狀菌絲,局部有菇蕾出現(xiàn),此時要進行二次覆土,這正是保證雞腿菇高產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覆土層以 2cm 厚為宜,并用噴壺澆水至土壤濕透。
2.5采收
二次覆土后10d左右,第一茬雞腿菇就出來了,采收標準為手捏菌蓋稍有蓬松感,切不可采收過晚,以免菌蓋老化變黑,失去商品價值。
84農業(yè)網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犯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另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任何關系,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。84農業(yè)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,不以盈利為目的,84農業(yè)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,僅作為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