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區(qū):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廣東|廣西|貴州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吉林|黑龍江
地區(qū):江蘇|江西|遼寧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西藏|新疆|云南|內蒙古
行業(yè):養(yǎng)豬|養(yǎng)牛|養(yǎng)羊|養(yǎng)兔|養(yǎng)魚|養(yǎng)雞|養(yǎng)蛇|養(yǎng)鵝|養(yǎng)鴨|養(yǎng)龜|養(yǎng)蝦|養(yǎng)蟹|養(yǎng)鹿|養(yǎng)蠶|黃粉蟲
行業(yè):水稻|玉米|花生|小麥|大豆|茶葉|棉花|油菜|鵪鶉|牛蛙|黃鱔|泥鰍|蚯蚓|養(yǎng)驢|養(yǎng)蠅蛆
84農業(yè)網 時間:2018-03-15 作者:佚名 來源:網絡整理
一、選地調茬
向日葵的適應性較強,尤其是具有耐鹽堿、耐瘠薄和耐干旱等特點,除了低洼易澇、積水過多的地塊和寸草不生的堿斑地塊外,從輕砂土壤到重粘土,從偏酸性土壤到鹽漬土壤都可栽培,雖然對土壤要求不嚴格,但種在較肥沃的土壤上,子實產量和含油率都比種在瘠薄土壤上顯著提高。向日葵最適宜的土壤是土層深厚、腐殖質含量高、結構性狀好、疏松、蓄水保肥能力強、微生物活動旺盛,酸堿度適宜(PH6.0~8.0),營養(yǎng)豐富的砂壤質或壤質土壤。
向日葵根系發(fā)達,吸肥吸水能力非常強,消耗地力嚴重,因此,不能重茬或迎茬。它的前茬除了甜菜和深根系牧草外,其它作物均可作為向日葵的前茬,但以豆科作物和小麥為前茬最好,這樣可以獲得較高產量。
二、施足底肥
向日葵植株高大、根深葉茂,是需肥較多的一種油料作物,每形成100公斤子實,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氮6公斤、磷2.6公斤、鉀8.6公斤。為了獲得較高產量,在播種向日葵時,必須要施足底肥,做到農家肥和化肥結合施,氮、磷、鉀肥配合施,取長補短,緩急相濟,以滿足向日葵在整個生育期里對各種養(yǎng)分的需要。每公頃可施灰土糞30立方米,并結合施用磷酸二銨150公斤、硫酸鉀150公斤和尿素100公斤作底肥。
三、適時播種
目前,在向日葵產區(qū)大面積推廣的優(yōu)良品種有:油用型品種匈牙利四號,食用型品種有長嶺大嗑和三道眉,這三個品種都具有抗病、抗倒伏、耐瘠薄、耐鹽堿和單產高的特點。由于向日葵品種的不同,生育期有長有短,加上土壤肥力有高有低,則播種期也應有早有晚。實踐證明:油用型品種匈牙利四號適當晚播,即5月上、中旬播種,可顯著提高產量。其原因就是向日葵的開花授粉期延后,躲過了高溫多雨的季節(jié),有利于媒介昆蟲的授粉。可大大減少空殼率,提高結實率。但食用型品種因為生育期較長,還應做到適期早播以防貪青晚熟而減產。
四、合理密植
向日葵的種植密度,主要應根據品種的特性和當地的土質、氣候、水肥、栽培措施等條件來決定,株樹過稀,由于莖稈長得過粗過高,花盤過大,消耗養(yǎng)分過多,這樣就增加了秕粒率;相反,株樹過密,營養(yǎng)供給不上,就會造成向日葵莖稈過細過矮,花盤小,秕粒率增加,產量和含油率明顯下降。合理密植應遵循原則是:高稈品種宜稀,干旱土壤宜密;發(fā)病率高的地塊宜稀,發(fā)病率低的地塊宜密。油用型品種每公頃保苗應在25000~30000株,食用型品種每公頃保苗應在18000~20000株為宜。
五、中耕除草
向日葵出苗后15~25天,正是花盤原始體開始形成的時間,花盤中的小花數量也隨之而定。在這段時間里,外界環(huán)境條件的好壞,可直接影響到小花數量的多少,同一個品種在相同條件下,2對真葉間苗、3對真葉定苗,每個花盤可形成小花1200~1500朵,而在6~10對真葉間苗,只能形成500~700朵小花,減產23%,因此,對向日葵的田間管理宜早不宜遲,應做到早疏苗、早定苗和早鏟趟。當向日葵的幼苗展開2片真葉時,就應鏟趟頭遍,淺鏟淺趟,結合進行疏苗,每埯留2株,以防苗期害蟲嚴重而造成缺苗斷條;當幼苗長出4片真葉時,可開始鏟趟2遍,結合進行定苗,每埯選留1株正苗、壯苗、無病蟲害的苗;當幼苗長出6片真葉時,可進行第3遍鏟趟,除掉田間雜草,封起火壟,以促進根系的發(fā)育,防止后期內澇和倒伏減產。
六、防病治蟲
危害向日葵的病蟲害有很多種,但近幾年,在向日葵產區(qū)危害最嚴重的是一病一蟲,即向日葵的菌核病和向日葵螟。
1、向日葵菌核病,又叫白腐病,俗稱爛盤病。在向日葵產區(qū),每年都.有發(fā)生,發(fā)病率一般都在50%左右,嚴重時可達80%以上,輕者造成減產減收,重者顆粒無收。防治方法:可根據向日葵菌核病的發(fā)生規(guī)律噴撒農藥,當氣溫達18~20℃,0~5厘米深表土含水量在11%以上,越冬的菌核就開始萌發(fā),即子囊盤開始出土,此時為地面撒藥的最佳時間,每公頃用五氯硝基苯30~45公斤,加濕潤的細沙土150~225公斤,攪拌均勻后撒在向日葵田的地面上,可抑制菌核病的萌發(fā)和殺死剛剛萌發(fā)的幼嫩芽管,撒藥后進行1次淺鋤,在第1次撒藥后的15天可在撒1次藥,防治效果更好。
2、向日葵螟:這種害蟲屬于葵盤子實害蟲,是危害向日葵最嚴重的一種害蟲,嚴重影響了向日葵產量的提高。向日葵的花盤被害率一般在20~50%,重者達100%;子實的被害率,輕者一般在10%以下,重者可達80%以上,造成嚴重減產,甚至絕收。防治方法:在幼蟲發(fā)生期,約8月上旬,可噴灑90%敵百蟲500倍液,噴灑2~3次,防治效果很好。但要注意蜜蜂的安全。
七、適時追肥
向日葵是需肥較多的作物,單靠施底肥和種肥是不能滿足它在整個生育期對各種營養(yǎng)的需要。向日葵從現(xiàn)蕾到開花期是營養(yǎng)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并進的時期,是最旺盛的生長階段,這個時期一般為20天左右,所需要的氮、磷、鉀分別占全生育期各自總量的32%、33%、26%,因此,追肥的最仆期應在這一時期以前進行,以便促進小花數量的增加。每公頃可追施尿素150公斤,采取溝施或穴施。在向日葵開花盛期,還可噴灑0.2~0.4%的磷酸二氫鉀1~2次。生育后期,一般不再追施氮肥,以防造成貪青晚熟,降低產量和含油率。
八、適量灌水
向日葵雖然具有抗旱的特性,但實際上是蓄水量較多的作物,每制造1公斤干物質,就需440~570公斤的水。從現(xiàn)蕾到開花期是向日葵一生中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,需水量占整個生育期總需水量的43~60%,這個時期是花盤發(fā)育和子實形成的關鍵階段,如果遇到少雨干旱,水分供給不上,就會影響花盤的正常發(fā)育,秕粒率就顯著增加,甚至整個花盤都是秕粒。據資料記載:在肥料充足和灌水4次的情況下,花盤中心部分秕粒僅占3.5%,而不灌水的秕粒率高達35.5%,因此,在向日葵花盤形成階段,開花期和灌漿期,可根據天氣、土壤和植株生長情況進行適時、適量地灌水,這樣可減少秕粒率?刹扇№槈艤瞎,灌水深度應控制在壟臺的2/3處,切忌大水漫灌,以防沖刷土壤和損壞向日葵根部。
九、及時打權
向日葵的各種類型的品種都具有分枝的生育特點,尤其是食用型品種分枝能力更強,在植株上部的每個葉腋間均可長出一個分枝,這些分枝又都可長出一個花盤,它們與主莖爭奪養(yǎng)分和水分而生存,嚴重影響了主莖花盤對各種營養(yǎng)的吸收,結果造成主莖花盤顯著變小,秕粒率增多,白粒率降低,單產減少,因此,在現(xiàn)蕾到開花期,要連續(xù)打掉分枝2~3次,直到全部除凈分枝和側枝為止,保證主莖花盤對營養(yǎng)的需要和更好地生長發(fā)育。
十、輔助授粉
向日葵是異花授粉作物,在自然條件下靠蜜蜂等昆蟲傳粉,才能完成授粉和結實的使命。據資料記載:有蜜蜂和昆蟲授粉的向日葵空殼率只有14.8%,少量昆蟲授粉的空殼率占59.8%,無蜜蜂和昆蟲授粉的空殼率高達85.5%,可見蜜蜂與發(fā)展向日葵生產是息息相關的。因此,在向日葵產區(qū)要積極發(fā)展養(yǎng)蜂業(yè)或者引蜂授粉。如果蜂源不足,則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,方法有兩種:一種是用粉撲子授粉,即先把硬紙板剪成圓形,比一般花盤略小,上面墊上棉花,在包上紗布或絨布,用繩子扎緊即可,然后用粉撲子先在一個花盤上輕輕摩擦幾下,再往另一個花盤上輕輕摩擦,這樣依次授下去,直到授完為止。另一種是花盤接觸法,在向日葵的盛花期里,把相鄰的2個花盤臉對臉地輕輕摩擦幾下,即可達到授粉的目的,一般可授粉2~3次,授粉時間在每天:上午9~11點為宜,這樣可大大減少空殼率,增加子實飽滿度,獲得較高產量。
84農業(yè)網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犯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另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任何關系,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。84農業(yè)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,不以盈利為目的,84農業(yè)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,僅作為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