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區(qū):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廣東|廣西|貴州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吉林|黑龍江
地區(qū):江蘇|江西|遼寧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西藏|新疆|云南|內蒙古
行業(yè):養(yǎng)豬|養(yǎng)牛|養(yǎng)羊|養(yǎng)兔|養(yǎng)魚|養(yǎng)雞|養(yǎng)蛇|養(yǎng)鵝|養(yǎng)鴨|養(yǎng)龜|養(yǎng)蝦|養(yǎng)蟹|養(yǎng)鹿|養(yǎng)蠶|黃粉蟲
行業(yè):水稻|玉米|花生|小麥|大豆|茶葉|棉花|油菜|鵪鶉|牛蛙|黃鱔|泥鰍|蚯蚓|養(yǎng)驢|養(yǎng)蠅蛆
84農業(yè)網 時間:2018-03-15 作者:佚名 來源:網絡整理
一、栽培管理技術
1、生產設施:與《球根秋海棠種苗生產技術規(guī)程》栽培設施相同。
2、幼苗繁育:球根秋海棠品種選擇與播種繁育按《球根秋海棠種苗生產技術規(guī)程》進行。
3、基質
(1) 基質配制:栽培基質應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,pH值保持5.5~6.5。可采用以下基質:
1)專用基質;
2)草炭土+沙質壤土+河沙(1:3:1);
3)草炭土(或腐葉土)+珍珠巖(3:1)。
(2) 基質消毒:基質消毒方法同《球根秋海棠種苗生產技術規(guī)程》。
4、上盆(定盆)
1)上盆時間:在播種后14~16周開始上盆。
2)花盆選擇:選擇美觀、市場流行的環(huán)境友好型花盆,大小根據(jù)栽培品種而定,一般品種選擇14cm×12cm的花盆。
3)操作方法:幼苗由育苗盤移入花盆時,基質濕度保持適中,以幼苗取出不散土坨為宜,上盆時將幼苗帶土坨裝入花盆中,注意不要傷根,花盆中填入1/3左右栽培基質,將苗放于花盆正中,使根系伸展,然后將四周填滿基質,栽植深度與原根莖部位相同,基質距盆沿保持2cm~3cm高度,以利于澆水。
5、環(huán)境因子調控管理
1)溫度:白天應控制在20℃~25℃,夜間15℃左右。
2)濕度: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0%~80%。
3)光照:適宜的光照強度為15000Lux~20000Lux。開花前保證13h/d以上的光照長度。
4)澆水:澆水時間間隔根據(jù)天氣、基質和苗情的具體情況而定,掌握表土見干就澆,澆即澆透的原則。
5)施肥:追肥一般每7d一次,選用專用肥或速效復合肥。上盆后前幾周追施N-P-K比例為1:1:2的復合肥;4周后調整為2:1:1;開花前6周為1:1:2濃度范圍為0.5‰~1.0‰,開花前增施1~2次P、K肥。
6)整形:當幼苗長出2~3片葉時,應進行摘心,以促進分枝,側枝長出2~3片葉時,再摘心,銷售前4周時應進行最后一次摘心。結合整形進行轉盆。及時摘除老黃葉。栽培后期,應設支架綁縛,支架不應高出花冠。銷售前8周時應去掉所有直徑>3cm的花芽。
二、病蟲害防治
球根秋海棠主要病害有莖腐病、根腐病、白粉病等;主要蟲害有介殼蟲、蚜蟲、卷葉蛾幼蟲、薊馬等。生產中以預防為主,防治方法同《球根秋海棠種苗生產技術規(guī)程》。
三、運輸
使用盆花專用運輸車,盆花包裝完畢后,緊密排列在運輸箱或紙箱內,分層放置在車廂內,注意不要倒置和擠壓。長途運輸注意溫、濕度變化。
84農業(yè)網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犯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另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任何關系,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。84農業(yè)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,不以盈利為目的,84農業(yè)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,僅作為參考。